Tagged: 动物

连水豚、土拨鼠和狐獴都有?超逼真「纸紮宠物」引网热议,送给逝者的最後一份礼物!

在台湾的传统文化中,我们祭拜时经常会烧一些纸紮物品,希望能透过焚烧的动作将物品传递给亡灵。最近在脸书社团上有一款「宠物纸模型」就引起了众多铲屎官讨论,网站免费提供多种不同的动物模型,有人表示可以做成「纸紮宠物」,让担心过世长辈或宠物孤单的人,焚烧纸紮宠物陪伴祂们,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!

 

 

 

 

近期在脸书社团引起热议的小物,就是这一系列「纸紮宠物」,其实这款小物是网站「Canon Creative Park」提供的免费纸模型,不仅有栩栩如生的猫、狗、鸟、兔等模型,甚至连不常见的水獭、土拨鼠、狐獴都有,对此有铲屎官突发奇想表示可以做成纸紮宠物,现实中有许多动物是法律禁养的,但到了另一个世界就没有这麽多顾忌,这麽多奇特的动物刚好能够一圆大家的梦想,即使想养恐龙也可以!(笑)

 

 

 

「Canon Creative Park」网站上的模型资源都是免费提供给大家作使用,只要按下下载就能取得制作图,大家可以透过剪纸、摺叠黏贴组合出动物,虽然自己动手做需要花费一些时间,但完成後就能获得可爱的动物们,不仅可以放在桌上当摆饰,也能作成纸紮宠物对逝者尽一份心意! 

 

 

 

看着这些活灵活现的可爱纸作宠物,网友们纷纷留言回覆:「决定在遗书里注记:请烧个比我还大的纸紮文鸟给我」「超想养地狱咆啸兽」「会选择烧纸紮作为一个陪伴,其实都是出自善意和爱。」妞妞们对这款产品有什麽想法呢?

 

 

 

毛孩也和我们一样会长大老去,如果真的到了与牠道别的时候,要如何安稳地将牠送回属於自己的星球呢?妞编辑曾为大家按流程整理出一系列的宠物过世处理方式,并附上费用参考,对此有疑问的饲主不妨前往查阅,最後也别忘了追踪宠物圈圈的FB和IG,获得第一手宠物资讯喔!

 

 

 

Source:Canon Creative Park

 …

学生练习帮猫咪包紮!大小黑猫「身材与绷带面积」成正比一脸无言:归刚欸!

日本有许多以技术为重心,专攻证照的「专门学校」,而位於广岛的「穴吹ビジネス専门学校」(Anabuki Bussiness College Fukuyama)动物护理学系就时常在网路上与大家分享学生上课日常,近日系上PO出学生们练习帮猫咪包紮的照片,但超逗趣的包紮结果却让猫奴都笑翻了,现在就一起来看看详细经过吧!(台湾兽医看诊遇超特别病患)

 

 

 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XVOYdCLCY6

这天动物护理学系的学生们进行的是「包紮课程」,包紮的对象是大小黑猫及狗狗,学生必须在动物们的配合下尝试将牠们的手手包起来,这个治疗方式可以作为急救手段运用於日常生活中。

 

想不到当学生包紮完毕後,两只猫猫的身材竟与绷带面积成正比,小黑猫一脸茫然,而大黑猫则是露出超无言的表情,像是在对学生们说:「归刚欸!不能看朕比较胖就包紮得这麽大一坨啊!」

 

 

 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YVameWpVpt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TBfST2JxVx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QfEMIrn8ZZ

其实这两只黑猫是动物护理学系上的系猫,大黑猫名叫Mozuku(海藻),小黑猫则是新加入的Konbu(昆布),猫猫们经常和学生一起上课,偶尔也会作为课程上的模特让学生练习,堪称是动物护理学系上的吉祥物!

 

除了这些猫咪之外,由於课程需要,学生也经常接触各种小动物,比如狗狗、刺蝟等等,每天都在萌宠的环绕下进行教学,简直是动物迷的天堂!

 

 

 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WrgZ46PD0x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XPzNwDp-ff

除了包紮课程之外,系上也经常分享实际的课程照片,比如如何使用听诊器、宠物绝育手术培训和洗澡课程,或是为了即将来临的宠物美容考试进行模拟考,有趣的内容令大家对动物护理学系有了更深的了解,也更加清楚地得知这个科系究竟在做什麽。

 

 

 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Vjrgzutwbj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VucB4bru-G

此外系上也分享了除了课程之外的校园日常,例如在11/1狗之日时有狗狗节活动,而学生们从系上学习到专业技能,毕业之後可以选择成为动物护理师、护士、美容师等等职业。

 

看着动物护理学系分享的照片,网友们都纷纷留言回覆:「好想去上课」「课程内容真的好专业」「好梦幻的科系」「系猫也太可爱了吧」「包紮成果的对比好明显XD」「确定不是身材的原因吗?」各位妞妞如果也喜欢这个科系,不妨将它的IG或推特追踪起来,欣赏更多疗癒日常吧!

 

 

 

Source:[email protected]

 

 …

婚礼伴郎竟是乳牛?夫妻携手「24只动物」办农场婚宴,牛牛:有问过我意见吗?

在国外其实有很多民众自家都有小农场,先前妞编辑也分享过很多关於农场里发生的趣事,好比说:澳洲牧羊犬与马儿的友情、合拍全家福宠物马竟露出灿笑、黑猫&马儿的莫逆之交⋯⋯等等,都是在动物身上发现的可爱故事。今天则要来介绍美国一对夫妻,他们将婚礼办在农场,所有动物都一起同乐啦!

 

 

 

位於美国维吉尼亚州的Phillips夫妻今年刚办完一场盛大的农庄婚礼,他们携手自家农场里的24只动物一起走红毯、拍婚纱,参与的动物包括:三只牛、两只羊、三只狗、三只火鸡(?)、一只鹦鹉、一只兔子、一只鹅和七只鸡。(感觉鸡跟鹅就会很不受控)

 

 

 

在婚礼上,每只动物都有自己应该要扮演的角色,像是三只狗狗是伴娘,公鸡母鸡们则扮演花童,而婚礼接待则是由火鸡担纲出演(笑),不知道场面有没有办法控制住?新郎Ryan说:「我们之所以决定要在自己的农场办婚礼,是因为这些动物都是我们的家人,且没有什麽事比跟牠们一起办婚礼还来的有意义了!」。

 

 

 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ODHTWwpPq0

「一开始,我们讨论是否要在婚礼上有伴娘和伴郎时,彼此都一致认为动物夥伴应该要在如此重要的时刻加入我们。」Phillips夫妻表示活动开始之前,在训练动物参与仪式上遇到了一些困难,好比说乳牛在练习走红毯时一度不想前进,但是在Ryan称赞牠:「你能陪我走完这一程吗?你是最棒的!」後竟然开始走了~(暖)

 

 

 

Phillips夫妻说:「对於所有动物都这麽合作无间,我们感到非常感激,也留下无比美好的回忆!」在这场婚礼中,所有小动物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,且大家的感情感觉更紧密了(动物们真的都感受得到!)。夫妻俩经营的农场IG已有将近2.5万名粉丝,且每天都会更新可爱的农场动态,喜欢的妞妞们可以点点追踪呦!

 

 

 

Source:lifewithpigsfarmsanctuary@Instagram

 

 

 

 

 也别忘了追踪宠物圈圈的IG呦!
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Xm-A-cPPEJ

 …

《我们都要好好的:无人知晓的兽医现场》——走进兽医的悲喜交加

 「我长大要当兽医。」

不少热爱动物的人小时候可能曾有这个梦想,因为喜欢小动物,想像未来如果每天工作和小动物们相处在一起,帮助牠们、为牠们治病,那简直是梦幻职业!但,在动物医院工作的兽医,实际的工作真是如此吗?

 

撰文|吕芷晴   编辑|苏于宽


 本书作者陈凌兽医,因被与动物之间美好的交流而深深吸引,从小立志成为一名兽医,但在披上白袍的那天起,才体悟到原来兽医专业的背後,其实充满不为人知的悲伤故事,透过兽医视角,作者希望用温柔的文字带读者了解兽医现场的故事、不为人知的甘苦谈以及饲主常见的迷思。

 

所谓「梦幻职业」,兽医自杀率比平均高三成 

喜欢动物的人也许曾想过:「要是能在动物医院工作就好了。」每天跟动物相处在一块,轻触茸茸的毛皮,温柔地替牠们打预防针,再与饲主和蔼叮咛再见。如此和谐的场景,在本书作者陈淩心中也默默回荡着:「如果每一天的工作都是如此,兽医自杀率就不会一直居高不下了吧?」

只是,兽医每日要面临的,除了基本的预防针接种以外,更多的是老弱病残动物的生死离别、医病关系的沟通、执行安乐死的抉择,还有那些救了许久,但仍回天乏术的动物,都是令人难以消化的真实情节,日积月累後成了兽医抑郁的主要来源。

本书根据美国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针对一万多名美国职业兽医统计,有6.8%的男性兽医以及10.9%的女性兽医有心理抑郁的倾向,更有高达14.4%的男兽医与19.2%的女兽医曾想过自杀,而这个比例是一般民众的三倍。

不仅如此,作者陈淩也在本书提到台湾兽医低薪的状况,在22K政策推行时,台大兽医系也开出22K「实习兽医」不合理的职缺,陈淩在书中写道:「兽医人生,就在这里开始,一个领有专业执照的兽医,月薪两万二,工时,长到不想去计算」,原来成为兽医後所遇到的现实面,并不如想像中的光鲜亮丽。

笑脸迎生、沈默送死,即使内心刮风下雨,也得把持住。

其实在兽医工作现场,心情彷佛搭上一辆云霄飞车,也许上一个来看诊的动物是刚诞生在这个世界上,准备用好奇的视角去认识世界的新生命;下一个送来的病患却是残喘难受,即将阖上双眼与世永别的动物。而就算当下状况多麽反差,也得将自身情绪压抑下来,提供专业的医疗,因为作为兽医——应当成为饲主与动物的支柱,承担生命的重量——作者陈淩说。

 

不只替动物治病,医病关系也是一大挑战

作为一名兽医,并不只是单纯的为动物看诊治疗,与饲主的沟通更是了解动物病症的重要依据,也是治疗牠们的关键。

资讯爆炸的时代,每个人都能透过Google大神了解关於兽医学的各种知识与治疗方法,不少饲主在带宠物就诊前,多会自行观察宠物症状并上网查资料,到了兽医院後,再询问着医生各式各样的问题,考验或质疑他们的专业,对陈淩来说,理性的情况下,其实这样能是一种良性的沟通,也是兽医了解自己不足的地方。

专家,是指在自己的领域里,知道有哪些是自己不懂的。

不少饲主在网路上往往听「人家」说,却获得错误的医疗资讯,让宠物暴露在危险之中,例如「人家」说平时宠物没出门的话不需定期投药预防心丝虫,又如「人家」说,宠物还年轻,不用定期做健康检查;或是未受过医疗训练的饲主,自行上网寻求解方而忽略了症状的复杂性或潜在危机,而在沟通过程中因治疗方式无法取得一致共识而渐行渐远,进而增加兽医看诊的难度。

对此陈淩却认为,网路上的资讯并不会成为医病关系沟通上的绊脚石,透过正确的沟通如:「医师,我在某处看到关於这个病的治疗方法X,不知道为什麽我们家的动物没有选择这个治疗呢?是不是有我所不知道的原因?使用这种方法会不会更好?」这样一来,反而更有机会让网路资讯帮助疾病治疗。

 心有余而力不足,那些生命摇摇欲坠的路倒动物

看见偶遇在路旁受伤的动物,生命摇摇欲坠,你会选择带牠去动物医院、还是暗自祈求下一个看见牠的民众拯救牠?那些倒在路边被送到动物医院的动物,最後过得如何了?

除了兽医师的心声,本书也收录许多兽医现场的百百种状况,其中,治疗病况棘手却又无主人的「路倒」动物,也是兽医师不免会遇到的医疗案件。一日,一只像加菲猫的橘猫被送到医院,主治兽医懊恼地向陈凌讨论:「橘猫来的时候贫血,又很喘有胸水,虽然抽出不少後食慾就恢复了,但没过两天胸水又出来了,需要先输血支持治疗,但牠是一只『路倒』猫⋯⋯。」

书中说明道,所谓「路倒」,是带点黑色幽默的行内形容词,指「倒在街头被善心人士撞见送医的动物」,然而路倒动物毕竟是由善心人士送来,诊断时不仅年纪、病史皆不详,又因为无主人,在治疗决策以及医治费用也寻求无门,过程中不仅难以诊断,就算有心力与爱心治疗,碍於金钱与责任等现实考量下,也让诊断与治疗的困难重重。

据兽医诊断,路倒猫加菲可能是感染、心脏病或肿瘤,但无论是罹患以上哪一种病,治疗费用都不是笔小数目,这让加菲的未来,有如即将熄灭的蜡烛,一灭一灭的。而命运总是难以捉摸,在受到善心人士捐款并後续给予口服抗生素与消炎药的安宁疗程中,加菲在兽医院照顾下竟一天一天好起来,重获新生。

不过,并非所有路倒动物都像加菲一样,在命运辗转之下受到帮助,并找到生命的出路。路倒动物之所以会来到兽医院,都是因为善心人士基於对动物的爱心,但这份对动物的爱,却可能因为治疗费用或饲主责任的考量,不一定能延续到动物的治疗,有些动物甚至到最後孤苦无依,无法获得医疗照护而离开世界。面对这些命悬一线的动物,却无法用自己的专长,将所学的医疗知识救助在仍有活命机会的动物们,也成为兽医师在救生上的压力。

 专业的背後,快乐与悲伤参半 

平时带宠物去动物医院时,总是被兽医「冷静理智」的职业形象框架着,以第三人称视角看着兽医专注为宠物看诊、聆听饲主所描述的病症并提供建议与治疗方式,然而你也许从未想到,原来兽医在一天的看诊过程中,心情是随着一位又一位的病患进门大起大落,却又得压抑自己的情绪继续工作与诊断。

而本书以第一人称书写,呈现兽医在治疗现场所遇到的各种事件,让读者在阅读每篇故事时,彷佛戴上了VR眼镜,身历其境在故事中,并随着作者温柔书写而深刻体会到,原来平时带宠物到动物医院看诊的兽医在专业的背後,参杂了悲喜交加的故事以及不为人知的心理压力。

原来,这些为我们的宠物治病的兽医们,承受的生命重量远大於我们的想像。

 

 更多兽医现场故事,都收录在书中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