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y: 泰达币交易网

家中鸟宝又在拔羽毛了?这儿教你怎麽让牠真正放松,知己知彼才能给牠更好的照顾。

走失的宠物不归还是违法的吗?

捡到鹦鹉不打算归还给

月初有个新闻来自於爆料公社,有一名父亲捡到了一只走失的绿和尚鹦鹉,但他不但不打算归还给失主,还打算将牠占为己有收养。

那位父亲的儿子在住家附近的悬赏广告,发现那只鹦鹉是一位小姐不小心弄丢的。

回家後便与弟弟一起向妈妈表示希望可以把鹦鹉还给饲主,还在事後发Line威胁「把鹦鹉归还就是背叛,会断绝亲子关系」。儿子後来还是私下联络了饲主,偷偷将鹦鹉还给那位小姐。

母亲得知後坐在地上崩溃大哭并要儿子滚出家门。父亲也责备儿子「怎麽可以把『我(父亲)』的东西私下还给主人」,也喊着要断绝关系,要他去跟饲主一起住。

那位儿子也说,自己也曾经表示愿意再买一只一样的鹦鹉给父母饲养,但父母就是一定要别人走失的这只,其他提议都听不进去。

这样夸张的事情让笔者也差点以为是创作文,但看了被割破的床单与影片中父母的嘶吼、哭喊,也很难不相信这件事确实发生在台湾了。果然什麽样的家庭都有,也辛苦了那位好孩子。

侵占遗失物罪

鹦鹉在法律上属於「动产」,纵使牠有生命,但终究不是人类,不能用妨害自由或掳人勒赎的法规来处置。

刑法第337条

意图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,而侵占遗失物、漂流物或其他离本人所持有之物者,处一万五千元以下罚金。

民法第807条

遗失物自通知或最後招领之日起逾六个月,未经有受领权之人认领者,由拾得人取得其所有权。警察或自治机关并应通知其领取遗失物或卖得之价金;其不能通知者,应公告之。

拾得人於受前项通知或公告後三个月内未领取者,其物或卖得之价金归属於保管地之地方自治团体。

遗失物并不难懂,就是物主没有抛弃的意愿却不小心弄丢的物品。在法律上的所有权还是属於原物主,只是控制权不在物主身上。

最高法院50年台上字第2031号刑事判例(离本人所持有之物之意义)

刑法第337条所谓离本人所持有之物,系指物之离其持有,非出於本人之意思者而言。如本人因事故,将其物暂留置於某处而他往,或托请他人代为照管,则与该条规定之意义不符。

很多人都以为,只要捡到东西,物主没特别追讨或没被发现就可以理所当然占为己有,但其实这个概念是错误的。

虽然有些人遗失的东西比较便宜,不会计较太多,就算物主发现并提告了,大多还是会被检察官认定成「微罪不举」,不起诉。

不要看这个法规好像很简单,罚个1万5千元就可以了事,其实在修法前,侵占遗失物最多只要罚500元,请律师的成本都不够呢!

本文由 晚晴法律事务所 授权宠物百科转载 图片来源:来自图库pixabay

看完这篇文章後,如果还有其他法律问题,欢迎来电谘询。

晚晴法律律师服务团队

给予最专业的解答及建议,我们倾听您的心声、协助您扞卫权益与伸张正义,提供务实且全方位的法律服务,秉持专业、信赖、关怀的精神。

服务项目:婚姻家庭、生活法律、商事相关、法律诉讼…等其他相关法律谘询。

晚晴法律事务所 https://wqlaw.org/…

认识鹦鹉叫声 肢体语言表达行为

鹦鹉是非常聪明的鸟类,常常透过声音,肢体语言表达情绪及沟通方式,饲养鹦鹉一定要观察鹦鹉叫声及动作有所了解认识。

鹦鹉叫声有其意义

1、欢迎主人叫声

狗、猫看见主人时会猛摇尾巴、往人身上磨蹭,鹦鹉也有会向主人撒娇的举动,对於鹦鹉欢迎叫声,饲主应该适时摸摸,或给予鼓励,回应爱鸟心意。

2、低呜羽毛松起

鹦鹉低鸣与咆哮声相近,但鸟不会同时收缩瞳孔,身体姿态是放松的,羽毛会松起,这表示鸟儿正处於满足的状态。

3、压力发狂吼叫

会发出这种吼叫的鹦鹉,多半是因环境改变而倍感压力所导致,当饲养环境改变、鸟笼改变、饲料改变等等,都可能会令鹦鹉发狂似地吼叫。

4、清晨规律吼叫

如同公鸡会在清晨啼叫一样,许多鹦鹉在清晨天刚亮时、或黄昏也会吼叫,这与生物的生理时钟有关。

5、无聊饥饿吼叫

这是最常见、却也是最困扰饲主的叫声,通常是因为没有食物可吃或感到无聊。若是因为缺少食物而引起鹦鹉吼叫,建议饲主尽可能在固定时间喂食。

鹦鹉动作有其意义

1、瞳孔不停收缩

若鸟的瞳孔不断在扩大收缩,可能代表有攻击的意图、或是处於兴奋、紧张或开心的状态。应细心留意其他行为以找出真正的原因。

2、发出拍嗒声音

急速摆动舌头以抵着鸟嘴,并发出拍嗒声音,一般来说代表鸟说:「我很友善, 我不会伤害你的。」这种邀请行为在巴丹鹦鹉及玄凤中很常见。

3、发出尖锐声响

以鸟嘴发出一种尖锐、持续的「拍嗒」声音,通常会同时伸长颈部,有时甚至会提起一只脚,表示牠正在保卫自己的地盘或拥有物,并尝试赶走入侵者。

4、压磨上下喙部

与幼童磨牙的声音相近,是鸟儿磨压上下喙部而发出的声音,这动静表示鸟儿觉得安全和满足,通常会在鸟临睡前、甚至睡眠中也会听到。

5、出现揩擦鸟嘴

若鸟儿在独处下擦嘴,可能是要把黏在鸟嘴上的东西擦走,或是利用擦嘴取代其攻击行为。取代攻击行为是鸟儿行动在被限制的情况下,以鸟嘴揩擦其他物件以表达不满。

6、威胁惊吓咬人

鸟儿咬人有很多原因,可能是牠觉得受威胁、受惊或被威吓。在发情期间、保卫鸟巢、或鸟主做了一些鸟儿不认同的行为时也会以咬人来表示不满。

知识家:若在场有其他鸟儿,鸟儿会以揩擦鸟嘴这动作警告入侵者已经侵犯了牠的地盘。

7、吠叫显示地位

就算在没有养有狗的家,有些鸟儿亦可能学会「吠叫」,特别是兴奋时、无聊时自言自语、对家中或笼内其他鸟儿显示其领导地位时也会发出吠叫声。

知识家:咆啸是鸟儿准备攻击的其中一个指标,有时会同时跟收缩瞳孔及松起颈後羽毛等动静同时出现。

8、反刍表示亲密

若鸟儿反刍时有人类在旁边,表示鸟儿选择了你作为牠的伴侣,牠要给你喂食!有时鸟儿会对最喜欢的玩具或物件做同样的反应,而一对感情好的鸟儿亦会互相反刍喂食以表示亲密。

宠物百科发表。图片来源:来自图库pixabay…

饲养非洲灰鹦鹉 聪明说话神经质

灰鹦鹉相当聪明五岁小孩智商,幼鸟开始养起,既听话又好教导,训练得当可以跟你对话。疏於陪伴会拔毛忧郁。

饲养非洲灰鹦鹉正确观念

1、五岁孩子智商

非洲灰鹦鹉是一种十分聪明的鸟,科学家发现,非洲灰鹦鹉在推理方面能够达到人类五岁孩子的水准。

2、适合幼鸟养起

灰鹦鹉会认主人,不容易亲近陌生人,所以若有心想要养只灰鹦鹉来作伴,建议从幼鸟开始养起,既听话又好教导。

3、说话能力卓越

灰鹦鹉最着名的伎俩当然是模仿人类说话,非洲灰鹦鹉的声誉卓着,牠们被认为是智慧最高、最会说话的鹦鹉。

4、只听命於主人

牠们具备思考能力(懂得解决问题及推理),比其他鹦鹉品种拥有更高的说话能力,但很多灰鹦鹉也有咬人、拔羽毛而及只听命於一个主人的倾向。

5、人类理想伴侣

非洲灰鹦鹉是非常理常的伴侣,若你能够明白牠们,把牠们当作鹦鹉世界中的天才看待,灰鹦寿命可达50年,你拥有一个终生的鹦鹉朋友。

6、不宜长期笼养

非洲灰鹦鹉在野外是群居鸟类,因此整天把牠独自关在笼内是很残忍的事,如果长期被困在笼中的话,会发展出行为问题,甚至会精神失常!

7、避免灰鹦咬人

跟其他鹦鹉一样,非洲灰鹦鹉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而咬人。例如你可能不是牠们选中的主人、或者是,如果你怕牠会咬你,那麽便会愿望成真。

知识家:鹦鹉能感受到谁怕牠们,并会尽力成全你的期望或恐惧。

8、需要照顾陪伴

灰鹦鹉智慧最高、最会说话、神经最过敏以及最内向的宠物鹦鹉品种。非常适合跟其他鹦鹉一同饲养,或是整天都有人在活动的家庭。

9、避免宠坏鹦鹉

人工繁殖的鸟如果教育不善也会咬人。非洲灰鹦鹉拥有5岁小童的智慧,试想像一个被宠坏的小孩会有甚麽行径,结果可想而知。

宠物百科发表。图片来源:来自图库pixabay…

鹦鹉会感冒 了解原因提早预防

养鹦鹉天气忽冷忽热,会出现打喷嚏、流鼻水等症状,温差过大都会导致鹦鹉感冒。主要病原体为病毒,少数由细菌感染引起。

鹦鹉感冒传播途径

1、病原体为病毒

感冒是笼养鸟的多发病,尤其是在气温急剧变化骤冷骤热,室内温度过低以及洗澡後的温差过大都会导致爱鸟感冒。其主要病原体为病毒,少数由细菌感染引起。

2、呼吸道的传播

感冒会通过呼吸道传播,放在一个房间里的鸟,如果有一只感冒,那麽可以通过呼吸空气而传染给其他健康鸟,当然它的传染率还不算是最高的。

知识家:饲养过程中,一定要注重鸟的保暖,尤其是幼鸟,幼鸟更需要保暖。

鹦鹉鸟表现感冒症状

1、打喷嚏流鼻水

开始的时候会出现精神不振,喜欢呆站在杆上不活动,会打喷嚏;鼻孔会有水状稀液流出,看到鼻孔变得比平常明显,鼻孔周围的细小羽毛被黏结。

2、呼吸急促困难

後来会变成鼻孔会被稠黏液阻塞,而张口呼吸,呼吸变急促困难并伴有咳嗽。严重时,呼吸会发出嘶哑声,每次呼吸时头往上前方仰,呈尽力呼吸姿势。

预防宠物鸟感冒措施

1、食物要多样化

给鹦鹉喝的水要经常换,食物要多样化,小米、谷子是必须的,水果蔬菜要量添加,鹦鹉的笼子有时间最好清洗一下,能经常清喜保持乾净,可以降低病菌。

2、调整温度适中

大多数种类的鹦鹉都有一定的抗寒能力,有的鹦鹉主人不了解这一点,於寒冬季节额外在鸟笼附近加温,结果是当鹦鹉往来於笼子和活动场所时,太大的温差变化使鸟感冒。

知识家:只要保证鹦鹉不挨饿,不被寒风直吹,冬季保持5℃以上的室温,就能让鹦鹉舒适地越冬。

3、做好环境卫生

环境卫生差是鹦鹉致病的主要因素之一。鹦鹉的粪便、羽毛在温暖潮湿的居家环境中是细菌滋生的温床,为保证鹦鹉及家人的健康,笼子、栖架和鹦鹉接触的物品要经常清洗消毒。

4、预防传染扩散

鹦鹉感冒主要的病原体是病毒,少数由细菌感染引起。如果家里养着多只鸟,很容易由一只病鸟通过呼吸传染给其他鸟。

宠物百科发表。图片来源:来自图库pixabay…

鹦鹉养家里 预防9种中毒危险

鹦鹉活泼好动,要小心家中美油漆、有机溶剂、乾洗剂、消毒剂、清洁剂、杀虫剂,巧克力、咖啡、茶、酒、香烟及苏打水。

家中引起鹦鹉中毒的细节

1、药物杀虫剂等

油漆、有机溶剂、乾洗剂、消毒剂、清洁剂、杀虫剂、药物甚至大部份的美容美发用品。厨房中的锅具,它表面的涂料也会对你的鸟造成伤害。

2、食物也会致命

食物中的作料也会对你的鸟造成伤害,例如巧克力、咖啡、茶、酒、香烟及苏打水能够致命。鳄梨及蘑菇还有马铃薯皮则会造成比较轻的伤害。

3、金属物质中毒

有不少鸟笼、鸟具都是用些对鹦鹉有害的金属电镀物(如铅或有水银成份)所制成的。如果鹦鹉长期噬咬而吞入这些物质;亦会出现中毒的情况。

4、烟雾影响呼吸

鸟儿拥有独一无二的呼吸系统。它使得鸟儿的呼叫道更容易受伤害,任何的烟、空气中的悬浮物、各式各样的化学溶剂都可能使你的鸟因为吸入而致命。

 

5、过期药物中毒

治疗鸟病的药物很多是含有微量毒性的,所以剂量和服用时间要十分准确;否则这些毒性会损害鸟儿的内脏,对其健康造成影响!当然过期的药物也会损害鹦鹉的健康。

6、过期鸟粮含毒

过了期的鸟粮会发霉、带菌和含毒,绝不可给鸟儿食用。另外,蔬果上会沾上农药,这些毒性颇强的农药甚至会危害人类的健康,鹦鹉就更加受不了。

7、蔬果农药中毒

在喂饲鹦鹉吃蔬果前一定要反覆将蔬果彻底冲洗乾净。鹦鹉吸取大量的食盐会中毒。酪梨所含的化学物质会导致绝大部份的鹦鹉过敏而死亡!所以严禁以酪梨喂饲鹦鹉。

8、气体式的中毒

聚四氟乙烯所散发出来的烟雾和气体是带有毒性的,尽量不用易洁镬和不黏底镬,改用铁镬或不锈钢镬。将鸟笼置於远离厨房的位置。保持空气的流通。

9、饲料食盐中毒

鹦鹉的饲料含盐份太多,或误吃了大量的食盐,就会出现食盐中毒。主要是体内组织中的水份平衡受到破坏,盐内的钠离子过量而造成肾脏和肠道不能排去血液中过量的水份。

宠物百科发表。图片来源:来自图库pixabay…

鹦鹉叫声被裁罚 如何让鹦鹉不乱叫

台南市民众饲养鹦鹉,鹦鹉鸣叫声听邻居觉得刺耳,提出检举被裁罚,饲养鹦鹉如何让鹦鹉不乱叫是重要课题。

鹦鹉叫声邻居视为噪音

台南市女子饲养1只鹦鹉,白天将牠放在大门外玄关处晒太阳,鹦鹉鸣叫声听邻居觉得刺耳,提出检举。

警方依违反社会秩序维护法,依社维法第72条第3款明定制造噪音或深夜喧哗,妨害公众安宁者,处6000元以下罚锾,裁罚1000元罚锾。

鹦鹉会叫是鹦鹉天性

1、鹦鹉品种叫声

先了解鸟叫声的音量程度及对周遭邻居可能造成的影响,再决定要饲养那一种鹦鹉,不要只是单纯因为牠的外型讨人喜欢。否则,你就必须将它训练成比较不会乱叫。

2、鹦鹉大叫原因

(1)清晨与傍晚呼朋引伴之外

(2)肚子饿的时候,鹦鹉有时会为了提醒你给牠食物而叫。

(3)寂寞无聊的时候。鹦鹉有时会为了找你陪牠玩而叫。

(4)害怕受惊的时候。鹦鹉有时会为了降低自己的害怕或者受惊而不由自主的大叫。

3、被忽略或饿了

他们在吃东西之前也会吵闹,而如果饲主外出工作,家里整天没人,那当你到家时,牠们也会开始吵闹。让你知道牠们饿了,被忽略了!

鹦鹉鸟不乱叫训练法

1、接受基本训练

让鹦鹉站到你的手上,而且要一直换手,让牠练习往上爬,这样可以建立你支配的地位,就像是群体中的领导者。地位在鸟世界里有很重要的相互作用。

知识家:如果鹦鹉在家里担当老大,那将可能在某方面失去优势地位。

2、建立互动习惯

鸟儿是有习惯性的生物,有别以往的行为会让牠们紧张和觉得不安全,当牠们有这类感觉时,牠们会更依赖主人的陪伴。一天中短暂的时间陪他们,会比一次延续几小时游戏好。

3、修改自身行为

不管是斥责、移动笼子、或匆忙确保牠们没受伤,对牠们来说都像是一种奖励。因为鸟儿知道你对尖声叫喊的反应! 有时,当他们开始狂叫时,有人会迅速且安静的放一块透明的罩子在笼子上。

知识家:等他们一安静下来,必须马上把透明罩拿开。

4、动作必须联想

若把罩子放太久,牠们就不会把狂叫的行为和罩住牠们的举动联想在一起。假如这个透明罩无法让鸟儿安静5分钟,那这个罩子的功效可能不足,让牠们以为得到你的注意。

5、学会积极反应

必须让你自己学着当鸟儿安静乖巧时有积极的反应。每当你走过笼子时,如果鸟儿正在狂叫,就故意忽略牠们。如果鸟儿很安静时,就停下来,并称赞牠们好乖好棒,

知识家:不要给鸟儿额外的出笼时间,否则可能也会造成狂叫问题。

宠物百科发表。图片来源:来自图库pixabay…